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吳宇軒
圖為陳和平(右)在村民家中走訪。(株洲市紀委監委供圖)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翻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這首詩,是湖南省株洲市紀委監委原調研員,株洲市淥口區朱亭鎮古鎮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陳和平用來勉勵自己的座右銘。當被問及獲評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有何感想時,他說,即便已經退休,也要做一頭永不停歇的老黃牛。
只要用心,就能打開群眾“心結”
1993年,陳和平從高級中學校長崗位調任株洲市紀委監察局工作,直到2016年9月退休。近24年里,陳和平處理過許多信訪問題,其中一次令他記憶深刻。
2008年春節剛過,一位兩鬢斑白的老人闖進陳和平的辦公室,激動地說要告政府有關部門侵占了他家的土地。
陳和平連忙扶老人坐下,倒了一杯熱茶,請他慢慢講。老人姓謝,是某國有企業的退休職工。十多年前,政府拆除了他的棚子,補償給他一塊地,面積小了很多,卻沒有相應補償。他認為政府侵占了他的土地,為此事已上訪了10多年。“我保證給您一個滿意的答復。”陳和平說。
送走老人后,陳和平立即對老人反映的問題展開調查,走訪老人工作過的企業、居住的社區,以及國土、規劃等部門,向相關人員了解情況。原來,有關部門開展非農業用地檢查時,發現老人私自搭建的棚子屬于違規建筑,依照規定予以拆除,但考慮到他家庭的實際困難,另外批了一塊地給他建房。老人卻認為這塊地比棚子面積小,政府應當給他補償,多年來一直不肯息訪。
陳和平耐心地和老人溝通,終于找到了問題癥結:老人有7個子女,生活曾經非常困難,他覺得虧欠子女太多,想盡量給子女多留點財產。
解鈴還須系鈴人。陳和平找到了老人的兒女以及他以前的領導、同事,通過他們來做老人的工作。當陳和平再次來到老人家中詳細介紹調查過程,宣傳國家土地使用政策時,老人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握住陳和平的手說:“辛苦了,謝謝你們,我不會上訪了。”
“將心比心,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陳和平總結做好信訪工作的訣竅就是“用心”,“用心用情,找準問題癥結,才能解開群眾心結,取得群眾信任。”
立規矩抓作風,帶動“后進村”發展為“示范村”
一件刻骨銘心的事情,讓外來的陳和平把朱亭鎮浦灣村當作家鄉。
1973年,陳和平作為上山下鄉知青到浦灣村鍛煉,住在村民文大媽家中。陳和平少年喪母,父親一個人的工資要養活一家8口人,家里困難的陳和平從沒穿過棉鞋,到了冬天腳上長滿凍瘡。一天洗完腳后,文大媽拿著一雙新棉鞋遞給陳和平,慈母般地對他說:“伢子,你試試看合不合腳。”穿上人生中第一雙棉鞋,陳和平的眼淚奪眶而出。
這雙棉鞋,不僅暖在腳上,更暖在心里。“浦灣村有我最溫暖的記憶,我已經把這里當作了我的家鄉。我要盡自己所能,回報鄉親們的恩情。”陳和平告訴記者,從那時起,這個樸素的愿望在他心里扎了根。
從2016年上半年開始,株洲市委組織部發布“招賢令”:選派退出領導崗位的干部到村(社區)擔任黨組織書記或第一書記。這一年,陳和平60歲,正準備從市紀委監察局調研員崗位退休。本應回家享受天倫之樂的他看到消息后,第一時間報了名。
“老陳,你身體又不好,這么做圖啥?”陳和平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疾病,2014年又查出左腎腫瘤,做了左腎摘除手術。“我是黨和人民培養的干部,我不帶頭誰帶頭?”陳和平做通了家人的工作。2016年10月,陳和平成了浦灣村黨總支書記。
剛到浦灣村,村里的現狀讓陳和平很吃驚:一間40多平方米的村辦公房子,一本虧空數十萬元的賬本子,一個三村合并后的渙散班子。面對這樣的情況,陳和平從“立規矩、帶班子”入手做起。
開會遲到要懲罰、會后半小時上微黨課、組建黨員突擊隊……一系列措施制度很快出臺,班子凝聚力漸漸強了起來。
陳和平認為,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必須規劃先行。他用三個月走遍了浦灣村,多次召開座談會,還邀請株洲市規劃設計院專家在全村開展調研。陳和平針對浦灣村實際,制定了“一村一環三區”的發展規劃:計劃通過3到5年創建美麗鄉村,打通連接全村三個片區的繞村環道,利用區位優勢打造湘江休閑旅游區、立體林業區和鮮果小鎮區。
3年來,陳和平為村里爭取資金3000多萬元,開展項目建設30多個,建成500多平方米的村級服務中心,修建了環村公路,三個區依托各自優勢發展產業,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浦灣村實現由“后進村”向“示范村”的可喜轉變,2019年獲得國家森林鄉村、省級“文明村”“美麗鄉村”“黨建示范村”等榮譽。
對每個貧困戶的情況,他心中都有一本賬
“當干部要和老百姓苦在一起、累在一起,這樣干部和人民群眾的心才能緊緊貼在一起。”陳和平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2017年7月,湘江流域遭遇洪災,浦灣村緊鄰湘江,災情嚴重,石壁子堤發生漫堤,隨時有潰堤危險。陳和平帶領村干部和黨員突擊隊奮戰在抗洪一線,看到大家奮力搶險,陳和平提起上百斤的沙包沖進洪水中,村干部考慮到他身體不好,勸他在一旁指揮就好,他卻說:“我是書記,我得帶頭。”
十幾本駐村日記,記錄了陳和平在浦灣村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每本日記的扉頁上都醒目地寫著:“捧著一顆心來浦灣,不帶半根草回株洲。”
41戶,131人,對村里每個貧困戶的情況,陳和平心中都有一本賬。3年來,陳和平除每天留下50元生活費外,把全部工資用于幫扶貧困戶和慰問困難群眾,為貧困戶、村學校爭取幫扶資金15萬余元、物資累計10余萬元,發起10次愛心助學活動,助學90余人次。“每為老百姓做成一件事,我的心里面就得到一些快慰。”陳和平說。
2020年4月任職期滿后,陳和平雖然不再擔任浦灣村支書,但仍情系“家鄉”。2020年7月,陳和平被任命為古鎮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繼續為他熱愛的這片土地默默奉獻著。
陳和平獲評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后,株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不同方式組織學習陳和平同志先進事跡。“陳和平同志值得我們所有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學習。”株洲市駐荷塘區樟霞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市紀委監委駐市財政局紀檢監察組干部姚愷表示,我們要學習陳和平同志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全力做好鄉村振興工作。